欢迎访问烟台职业学院图书馆!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本馆动态   >   正文

小暑 | 小暑至,蝉鸣起

作者:    信息来源: 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07-07




 
图片  



图片    

图片      
图片    

     

七月小暑至,

暑热始盛,

雷暴增多。  



   
图片        

节气介绍

图片        

XIAOSHU

小暑是夏季第五个节气,通常在7月6-8日。意为“小热”,标志着盛夏开启,天气炎热、雨水增多,但尚未至极热(大暑)。此时早稻成熟收割,晚稻抢种。       

图片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

/小暑/

图片      

小暑时节,气温显著攀升,众多地区步入“三伏”天来临前的持续高温阶段,雷暴天气愈发频繁。此时,南方步入湿热难耐的“桑拿天”模式,北方则可能出现干热天气。江淮流域的梅雨接近尾声,沿海地区需警惕台风来袭,而农作物也迎来了茁壮成长的关键时期。

图片  
图片        

小暑三候

图片      

XIAOSHU

1

一候温风至

图片      

小暑时节,大地上不再有凉风,吹来的风都带着温热感,标志着盛夏热浪的开始。

2

二候蟋蟀居宇

图片      

由于天气炎热,原本在田野活动的蟋蟀躲到阴凉的屋檐或墙角下避暑,鸣叫声更显夏意。  

3

三候鹰始鸷

图片      

幼鹰开始跟随母鹰学习搏击长空,适应高温下的生存,反映了自然界生物的暑热适应能力。

图片    
图片        

小暑民俗

图片      

XIAOSHU

1

食新祭祖

图片      

小暑前后,南方早稻成熟,民间有“食新”习俗。农民将新米碾成粉,制成汤饼或糍粑,先供奉祖先和五谷神,感恩丰收,再全家品尝,寓意不忘根本。北方部分地区则用新麦蒸馍祭神,祈求风调雨顺。

2

晒伏防霉

图片      

小暑高温多湿,民间趁晴天晾晒衣物、书籍,称为“晒伏”。皇宫、寺庙会举行“晒经会”,百姓则翻箱倒柜暴晒棉被、冬衣,驱潮防蛀,此俗又称“晒红绿”,兼具实用与祈福之意。

3

吃消暑食物

图片      

为应对暑热,各地有特色饮食:北方“头伏饺子二伏面”,江南吃藕、绿豆汤,广东食“六月大”黄鳝煲,山东则饮羊汤“以热制热”。这些习俗既防暑养生,也蕴含顺应自然的智慧。

图片  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

/小暑/

图片      
图片  
图片        

好书推荐

图片        

XIAOSHU

1

《健康顺时生活,夏至 小暑 大暑篇》

图片      

第三书库

索书号:R212/119:4

该书由王洪磊编著,以图文结合的方式,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夏至、小暑、大暑三个节气的养生方法、习俗及健康管理要点。

2

《图说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》

图片      
图片      

第三书库

索书号:P462/22

由民俗学家宋兆麟编写,深入解析二十四节气的起源、科学依据及文化内涵,适合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成人或青少年。


Copyright@烟台职业学院图书馆 2012 版权所有 地址: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2018号 邮政编码:264670

0535-6927180 6927192 (鲁ICP备06006156号)